Search


台灣人很少談論死亡,應該多談,會比較健康。

『如果有一天,我們說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台灣人很少談論死亡,應該多談,會比較健康。

『如果有一天,我們說再見』---應安寧基金會而寫

孩子們:

如果有一天,我必須要離開,完完全全離開,從此我們無法真實擁抱,無法聽到彼此聲音和對話。我希望在那刻來臨前,我還可以看著你們,跟你們再一次擁抱,並且最後一次,好好說聲:「再見了!我真的很愛你們。」。

但是,孩子,人生存在太多變數,不管什麼理由,也許我們就突然間天人永隔,根本來不及說那聲:「再見」。

所以,當安寧基金會打電話,跟我邀這篇文稿時,明明工作纏身,我還是答應下來。其實是有點半強迫自己,把以後想講的話,趁現在能講時,趕快記錄下來,免得留下遺恨。

三年前,我生平第一次,遇見最親近的人離開。阿公剛走前幾週,我一直充滿悔恨,雖然知道他罹獲癌症後,終須一走,但是我心中一直覺得,若真是那一刻來臨,我一定要好好再跟他說說話,聽聽他的聲音,我要跟他說:你好好走,別擔心。我想跟他說:謝謝你,一輩子辛苦,照顧這個家。我也想聽他再叫我的名字說:身體一定要顧好。

但是,當十月那個下午,我在醫院門前等候,打開車門,扶他下車那一刻,他微微抬頭看了我一眼。他留給我的,就是最後這一望,沒有任何一句話。

之後兩天,他陷入昏昏沈沈,我徹夜在醫院陪他,我總以為止痛的嗎啡藥效若過,他就可以意識恢復,我想帶他回老家,再看所有人與物一眼,在那裡跟他好好說再見。但是,孩子你知道,最後我只能用眼淚,看着不再言語的他。

那是我的悔恨。即使在這之前半年,他已經安排好所有後事事宜,包含喪事怎麼辦,家產怎麼安排,巨細靡遺寫在紅格十行紙上,再用信封裝好。生前他說:「我不會讓你們麻煩的,我都安排好了。」每次,他提到這點,我就說:「你別想那麼多啦!」

我打開他留下的信封,所有事項清清楚楚,只是沒有寫給我們的信,和要對我們說的話。對他而言,把這個家從頭到尾照料好,就是他所有愛的具體表現。

孩子,世俗的事我也會如同阿公一樣,都安排妥當,包含我不要繁文縟節的喪禮;把我的一部分骨灰,撒在鄉下田邊,與你媽一起親手種的柚子樹下,以後你們可以在樹下聊天開趴;還有我常掛在嘴的「樹不能砍、田不能賣、老房子不能拆」之類的。

除此之外,每一件我與你媽從年輕開始,在世界各地旅行帶回的紀念品,我會一一標示,當然你們可以決定留或不留,但是千萬別把他們當廢物處理,那可是歷經千山萬水才來到的。

再見的話,一落到這些世俗瑣事的安排,感傷的心情就會遠離,我想阿公一定也是透過這樣過程,調適自己即將結束生命旅程的最後心情。

爸爸一輩子總在追逐著夢想而活,前幾天上課,正好遇到大學期中考,課堂內我跟學生說:今天的隨堂書寫,不用準備,也沒有標準答案,我只要你們每個人寫下「我的夢想」。

即將畢業的學生,分別寫出他們此刻的夢想,看得出裡頭有迷惘、有嚮往,有對未來不知的擔憂,也有因未知而充滿的蠢蠢欲動。

我希望你們一輩子都不要放棄夢想這件事,不管現實是如何,不論年紀到多少,人因為有夢,才有動力,因為逐夢,才產生意義。夢想的編織和追求,沒有一定形式和種類,只要是自己選擇的夢,就是偉大的夢。在這過程,你會歷經辛苦和挫折,但是你也會得到真正的快樂。

當然,如果你所選擇的夢想,不僅讓自己幸福快樂,也能分享給其他人,為其他人帶來若干的幸福,那是更棒的事,你也會因此得到更多。

所以,爸爸現在所耕耘經營的一甲半「我愛你學田」,將不屬於你們個人,如果你們願意延續我的夢想,我會很高興;如果你們有自己的夢想要追尋,就讓其他有心的人,繼續落實學田,照顧弱勢孩子的理念。

你們有空帶著你們的孩子回來看看,並跟他們說:「這裡有我爸爸的夢、我爸爸種的樹、我爸爸整修的房子、還有,我童年時與他們的許多回憶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林生祥 Lin Sheng Xiang,高雄美濃人,主唱 / 吉他手 / 月琴手 / 三弦手 / 詞曲創作者 / 製作人 【專輯作品】 《過庄尋聊》觀子音樂坑(1997) 《游盪美麗島》觀子音樂坑(1998) 《我等就來唱山歌》交工樂隊(1999) 《菊花夜行軍》交工樂隊(2001) 《臨暗》生祥與瓦窯坑3(2004) 《種樹》林生祥/平安隆/大竹研(2006) 《野生》林生祥/大竹研(2009) 《大地書房》林生祥/大竹研/早川徹(2010) 《我庄》生祥樂隊(2013) 《圍庄》生祥樂隊(2016) 【得獎記錄】 ◎1993年,大學城第10屆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第一名、最佳作詞獎(觀音的故鄉) ◎2000年,第11屆金曲獎非流行音樂類最佳作曲人(我等就來唱山歌)、最佳專輯製作人(鍾永豐、林生祥、陳冠宇) ◎2002年,第13屆金曲獎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樂團(交工樂隊) ◎2005年,第16屆金曲獎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(臨暗)、最佳樂團(生祥與瓦窯坑3) ◎2007年,第18屆金曲獎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客語歌手、最佳客語專輯(種樹)/拒領 ◎2009年,入圍第20屆金曲獎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單曲製作人(曬穀場,收錄於吳晟《甜蜜的負荷—詩.歌》合輯) ◎2010年,專輯《野生》入圍第21屆金曲獎技術類最佳專輯包裝獎 ◎2010年,入圍第10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◎2010年,第1屆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(野生)。共入圍四項:【不分類型獎項】的「最佳創作歌手獎」、「最佳樂手獎」(吉他);【類型音樂獎項】的「最佳民謠專輯獎」(野生)、「最佳民謠單曲獎」(南方) ◎2010年,專輯《大地書房》獲華語金曲獎2010年度十大華語唱片 ◎2011年,專輯《大地書房》入圍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民謠藝人、年度最佳其他方言專輯、年度最佳其他方言歌曲、年度最佳封套設計 ◎2011年,專輯《大地書房》入圍第22屆金曲獎技術類最佳專輯包裝獎 ◎2011年,第2屆金音獎最佳專輯、最佳創作歌手、最佳民謠專輯 ◎2013年,專輯《我庄》獲第4屆金音獎評審團獎
各位朋友: 有關演出邀約,麻煩請跟我同事 Thomas Chung聯絡,Email是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